一切,都是「桃花源幻覺」惹的禍,這樣的幻覺,竟然又再度變成政府當下的「無窮希望」?
明年,台灣真的已經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嗎?許多人的心情真是既期待,又怕再度被傷害!
二○○八年二月底,當時的馬蕭競選總部發言人蔡詩萍曾如此對記者們形容馬英九的選情:坐過山線火車的人都知道,走在漆黑鬱悶的隧道中,情緒會低落,特別是那種特別長的隧道,常讓胸口難過,耳鳴頭疼。這時候,看到眼前有點光亮,知道要出隧道了,興奮與期待的心情,躍然而生。
那時,正經過了八年陳水扁執政,多少人民胸口難過,耳鳴頭疼啊!那年三月二十二日之總統大選,正如同那點「光亮」,多少人在期待,從此脫出了漆黑隧道,告別那八年的是非錯亂,生活艱困,迎向桃花源。
就在這樣的「桃花源期待」下,馬蕭競選總部根據當時的社會心理,籌畫出那一個曾經動人心弦的廣告:「準備好了!」
會打出這樣的廣告,是因為馬蕭競選團隊當時有一種焦慮:擔心「支持度」不等於「得票率」,當年的立委大勝之後,一向鬆散的泛藍支持群眾,在「贏定了」心理中,可能不出面投票了。
另外,是參考了二○○○年二月底的陳水扁競選策略,當時在李遠哲「國政顧問團」加持下,「清流共治、全民政府」造成了一種社會新嚮往,陳水扁趁勢在選舉最後打出他的鄉親、同學的鼓舞廣告:「阿扁,加油」!鼓吹「時代正在改變」,用「正面訴求」營造了「贏家」氣勢。
贏了,未來也會贏的社會心理下,在「共襄盛舉」鼓舞中,一般的中性選民才有正面動力,在投票日那一天,跨出家門進入投票所。
馬蕭競選團隊當時的思考如出一轍,反扁,是激情的動力,卻不是感動的來源。所以,他們在多次會商討論後,緊抓住「桃花源期待」設計了泛藍十八縣市長相挺的「準備好了」當成最後的催票動員令。
這樣的文宣,很成功,「準備好了」在當時成了流行語彙。
但是,一位曾經參與過打造台灣經濟奇蹟的退休資深財經政務官,當時卻針對這種「桃花源幻覺」說了一段警語,他說:「真正常常坐火車的人都知道,過了山洞之後,恐怕還有更長的山洞,別以為隧道之後就是桃花源!」
這位台灣財經老兵說,真正負責任政府的信念不該是「等待」,而是「行動」!
他說,當年孫運璿和李國鼎等人的信念是「政府應該是『燈塔』,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在黑暗中更需要立刻指引出方向!」
不聽老人言,果然吃虧在眼前,這四年多以來,台灣果然又在「隧道」當中,如今,再度以「隧道盡頭的光亮」,給予虛無飄渺的許諾,又有幾個人會像當年一樣的振奮呢......
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隧道的盡頭仍舊是隧道-090138896.html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開獎號碼六合彩六合彩玩法